close
不可能的任務

我們所熟知慣用的語言,並不精確
直接讀取對方心思的心靈感應,又會害怕讓人無法隱藏。
我們希望對方完全的了解我們的"意思",
但是是經過自己編譯過後的"意思"。
可一但編譯取捨,就是依個人主觀判斷後的產物
接收的人必然也依自己的主觀來做判讀,
誤會於是再度產生。


我們能有什麼依據,
讓大腦組織不同的兩個個體依據同樣的路線來思考?
一個可能的解決方式是邏輯推導,
"因為A,所以B",在數學上使用已久,
不是不能用到一般的生活上
只是現實世界中的變因太過複雜,
光是要精確的描述A與B便幾乎是一不可能的任務。

而且,就連數學本身都不是那麼"絕對"的。
每一個我們用來推導關係的字句其實並不像表面上那麼理所當然
它們都需要細心的定義。舉一個例子:
我們大概可以想像一個"集合",就是"一堆東西",
集合裡的"東西"也可以是一個集合,
就像袋子裡面還有袋子一樣。
一個集合A可以寫成 A={A,B,C},代表說集合A中包含三個東西
分別是B, C, 以及集合A本身。

現在想像兩個集合:
集合A裡面的元素都是集合,包含了所有"包含自己的集合",
集合B裡面的元素都是集合,包含了所有"不包含自己的集合"。

如果B在集合A裡面,則B就是一個包含自己的集合,
因些B也會在B集合裡面,這又代表了B不能包含自己。

於是B不論屬不屬於A都會產生矛盾。
這是數學史上有名的羅素詭論,
被提出的時候讓數學界既有的理論差點整個瓦解。
在其後,"集合"則被小心的重新定義過。

這段故事也讓我體會到,所有約定俗成的既有概念
不論再基本,都不該像表面上的那麼理所當然。
可是小心定義就夠了嗎?想想看我們得用什麼來定義一個詞語?
我們永遠需要別的詞語來定義某個詞語。
這會造成一種沒有意義的循環,
除非我們有另一種更基本的東西來定義第一個詞語。
我們事實上也這樣做了,這更基本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感官
幫我們定義了桌子,椅子這些名詞
現實中的因果關係則幫我們定義了更進一步的邏輯概念。

其中,因果關係便不是所有動物都能體會到的概念,
於是這又變成是個人的主觀判斷了。
所以,我們以為最精確的數學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堅固。
我們所賴以溝通的語言則更不可信賴。
那我們要怎麼增進彼此的了解呢?
也許只能盡量的相處對談,訓練出兩人類似的思考方向
也許,"無法消除誤解"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世界依然在旋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