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6/03/23



高中時的某一天,

有個同學在袖子上別了塊麻布

我們都知道那代表著什麼,

也都小心奕奕維持平時的表情及語氣

只是稍微安靜一點。



忘記我是怎麼知道,

過逝的是同學的祖母。

在聊天時,我不想故意裝做沒看到

既然彼此都有想著某件事

不如就自然一點談一下那個話題吧

我問了一下他的感受,

並解釋我自己的祖父母也年事已高

我有時也會猜想自己的反應。

他說他沒有哭

說話的時候像是不知道自己該要有些什麼情緒。

我感到一些我並不孤獨的放心

因為我從來就無法體會在電視影像中所見的那些激動。



後來自己也第一次經驗了親人的過去

他是我在國三時才知道存在的祖父。

知道了有這一位祖父及其他親人後,

並沒有因此和他們有太多的接觸,

因為父親還是會顧慮著養父母的感受。



祖父過逝的消息對我來說蠻突然的

沒什麼心理準備就到了台南的郊區

因為祖父年事己高,算是壽終正寢

大家的氣氛平和而不十分哀戚

傍晚吃過飯,大家拿了椅子板凳坐在門外聊天

有說有笑。



隔天,

在馬路上搭的棚子裡

我親身參與了以往只在電視上看過的場景

身為這一代中少數的男丁

我還被擺在很前面的位置

聽著法師(禮儀師?)的經文指令

跪在一旁對前來致意的賓客答禮致謝。

我曾以為我不會有這樣的體驗

我以為當我的親人過逝時,

我已經長大到我的意見會被考慮

然後場面可以簡單許多

可以少掉許多看似不必要的"規矩"。



可是,

當事情真的發生時,

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辦,

大家只能緊張且小心的盡量把事情做"對"

叔叔伯伯們都是聽里長說什麼就準備什麼

儀式的進行則完全由"專業人士"來主持。



賓客來之前是家屬們對亡者的紀念會。

也許因為和祖父只見過幾次面

身處在這儀式中我總有些不真實的奇異感覺

只能模糊聽著長串而快速的經文

跟隨其中的指令及一旁的輔助人員

上前,扣首,退下。

儀式平順的進行著,

主持人快速沒有起伏的語調述說亡者的生平

不知不覺中,

前一晚還在門外晚風中聊天的女眷們

已經淚流滿面

和電視中不同的是,

沒有人放聲哭出來。



忘記誰跟我說的,

在這樣的儀式中,家屬一一上前

是要給亡者看看我們過得好,

讓亡者能夠沒有牽掛的離去。

在這次經驗中,

我卻發現這樣的儀式其實也在撫慰生者

在這一個懷念的場合,本來就不需要起伏的節奏

每一個步驟,其實已經慢慢的在牽引誘導

生者蘊釀以久的情緒終於不自覺地就渲洩了出來。



有一位相識十幾年學長的父親最近過逝了,

我與學長的父親也見過好多次

這位長輩總是流露著一種豁達的學者風範

笑著看我們這群小朋友在他家的客廳吃喝玩鬧。

伯父學的是化工,卻有著傳統讀書人的形像

還以三國水滸紅樓為材料寫作了一本管理的書。



學長的家庭觀念極重,

他不只一次說過,工作第三,?第二,家人第一。

我雖然不能完全體會學長面對至親逝世的感受

卻也想像得到學長必然已在心情上承受極大的壓力。

這幾天一直想說些話,

卻發覺自己語言能力的不足,

許多感受還是難以表達,

就讓我暫以此文略表我的懷念之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